健康資訊站
歡迎您光臨健康資訊站,閱覽對您身心健康有益的文章,您的閱覽將提升本會服務的動力。 您可以選擇頁面左側的類別閱覽感興趣的文章,也可以使用「搜尋關鍵字」的方式尋找您要的文章。每個分類置頂的文章為閱覽數最多的文章,您可以參考大眾關心的主題。 若在健康資訊站未發現您需要的主題文章,可以在留言版提出感興趣的主題,本會將尋找適切專家撰寫您需要的文章,感謝您持續支持與合作。
 分類 
臨床心理師在彰基安寧病房工作簡介
臨床心理師 王羽瑄
結束前的分分秒秒
「我都不知道,病房裡還會有心理師。」家屬訝異地跟我說。
  過去我們對於臨床心理師的想像多放在精神科領域,一個人因為內心的困擾,甚至出現干擾生活的症狀,因而求診轉介心理師衡鑑評估、治療。但在安寧病房,大部分的人卻是因為生命走到終點,生理上的衰敗先發生。但由於過去這個世界教導我們如何「活下去、對抗病魔」,但卻從未教導我們如何說再見,因此,當被告知末期,病人身體與內心陷入困境,不曉得剩下的時間該怎麼活,一路走來累積的心情該如何調適。失去「對抗疾病」的目標後,又該怎麼「活」,怎麼好好地「死」?這裡頭有好多心情需要細細整理,臨終是長河,沖刷出大量的身心靈議題要人去思考。
  「過去都是他在照顧我的生活的,現在他要離開了,我到底該怎麼辦?」在病房中,很常聽到這樣的心情,我們發現:一個人身體的衰敗,牽動的不只是個人的心情,而是整家人的心。病人臨終,失去的不只是健康,也代表家人失去了一個父親、一個照顧者、一個原來還有著對方的未來,這些調適都牽涉到內心,有時逃避,有時又突然悲傷,悲傷調適是一條來回擺盪的路,在安寧病房,心理師要照顧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病痛,更是整家人的心。
  「心理師,那你來看我,是不是我心裡有問題?我是不是憂鬱症了?快樂不起來。」在安寧病房,很多家屬會問我這樣的問題,他們從未看過心理師,甚至覺得和心理師談話代表自己有問題,但心理師並非只出現在「有問題的情境」,和心理師會談不代表自己生病了,會悲傷、憤怒、想逃避都是面對失去時自然的反應。更多時刻心理師是見證者,看見家屬的內在力量,陪伴著家屬、病人走著從未走過的心理幽谷。更多時候,病人和家屬反而是老師,用他們的故事教導團隊學習著生命議題,在這幽谷伴行的旅途中,心理師、團隊與家屬病人一同慢慢走。
 
最後異動:2017/10/19 下午 09:36:07

彰化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Association of Changhua Clinical Psychologists  E-mail:service.achcp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