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資訊站
歡迎您光臨健康資訊站,閱覽對您身心健康有益的文章,您的閱覽將提升本會服務的動力。 您可以選擇頁面左側的類別閱覽感興趣的文章,也可以使用「搜尋關鍵字」的方式尋找您要的文章。每個分類置頂的文章為閱覽數最多的文章,您可以參考大眾關心的主題。 若在健康資訊站未發現您需要的主題文章,可以在留言版提出感興趣的主題,本會將尋找適切專家撰寫您需要的文章,感謝您持續支持與合作。
 分類 
如何不當一個媽媽

臨床心理師 方軍傑

最近身旁的朋友相繼懷了孕,開始準備當一個「媽媽」,這是多麽令人喜悅的事情!當我們在網路上用「媽媽」這兩個字去搜尋時,大多數都是關於「如何當好一個媽媽」的文章,看完之後發現,當個媽真不容易,從懷胎十月、生產、坐月子、餵奶換尿布、到小孩上幼稚園、國小、直到長大,在這過程中,眼前的小孩似乎都不停提醒著自己,妳是一個媽媽,妳需要以小孩的需求為重。

只是,不知道有沒有人還記得,一個媽媽在小孩還沒出現之前,她是一個女生,可能是一個愛漂亮的女生,可能是一個愛運動的女生,也可能是一個需要一些時間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女生。但這些需求在小孩出現之後,彷彿都不見了。

但這些需求是真的消失了嗎?最近在治療室裡遇見一位中年女士,家裡經濟狀況不錯,兒子也都長大開始在工作,跟先生的感情也還算平順。照理來說,這幾年小孩漸漸獨立之後,自己的時間應該多了很多,但對這個女士來說,她就是覺得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,原本可以處理家中的事務,也都沒有力氣用,覺得每天都很疲倦,對自己感到失望,心情常不好,也容易發脾氣,來到精神科,被診斷為憂鬱症。憂鬱症的成因當然有很多因素,但在這邊想特別提及一件事,當治療過程中詢問這位女士「妳有喜歡做的事情嗎?」,女士突然語塞,並遲疑地說出「我不知道」。

是真的沒有嗎?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,一個媽媽當了好久的「照顧者」之後,孩子長大了,不需要自己了,那自己還可以是「什麼」?當大家都在討論如何當個媽媽時,好像沒人來告訴我們,如何「不當一個媽媽」。不當一個媽媽其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,當媽媽離開「照顧者」的角色時,很可能會出現如同上述女士般的哀傷情緒,哀傷著不被孩子所需要;但同時,這或許也是一個機會,讓媽媽有時間回到自己身上,重新感受身為女人自身的想望,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生活方式。

祝福每一位原本是女人的媽媽,在照顧者的角色告一段落之後,可以重新再活出自己,找到屬於自己的新鮮生活。

最後異動:2022/11/30

彰化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Association of Changhua Clinical Psychologists  E-mail:service.achcp@gmail.com  鉅集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