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資訊站
歡迎您光臨健康資訊站,閱覽對您身心健康有益的文章,您的閱覽將提升本會服務的動力。 您可以選擇頁面左側的類別閱覽感興趣的文章,也可以使用「搜尋關鍵字」的方式尋找您要的文章。每個分類置頂的文章為閱覽數最多的文章,您可以參考大眾關心的主題。 若在健康資訊站未發現您需要的主題文章,可以在留言版提出感興趣的主題,本會將尋找適切專家撰寫您需要的文章,感謝您持續支持與合作。
自我探索
 分類  自我探索 
焦慮的意義
蕭意諭

臨床心理師  陳貽婷

焦慮,在現在的醫學用語被廣為使用,描述的是一種情緒狀態,個體可能經驗到緊張、恐慌、過度擔心、心悸、無法專心等症狀。一般來說我們也都認同焦慮與恐懼不同,後者是針對特定危險而做出的反應,而焦慮又是從何而來?

 

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.梅認為焦慮是因為內在某種價值受到威脅時所引發的不安,而這個價值則被個人視為是他存在的根本。這些價值可能關乎生命、自由、自我價值、個人成就等等,通常都是抽象而模糊的,也因為焦慮攻擊的是人格的根基,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採取具體的方式去因應,例如逃避情境或面對它。

 

很多時候存在主義會談到對於死亡的焦慮,死亡很多時候不只包括肉體的消解,可能也包含自我存在的失去,或精神意義的失落,也就是無意義感的威脅。死亡而引起的焦慮是具有建設性的,因個體需要面對生命中有其盡頭,會成為人想在當下生活中,活得更負責、更熱情,以及更珍惜時間的動機。

 

在現代所處的社會文化中,每日需要面對工作、人際、戰爭、疫情等,焦慮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已是無所不在。焦慮無法避免,卻可以降低。個人(或與你的治療師)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整理焦慮的情境,了解受威脅的是什麼價值,覺察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衝突;並重新安排目標,找出自己重視的價值觀,然後負責任且務實地逐步達成這些目標。

 

如果能坦然面對焦慮的情境,承認自己的不安,在焦慮的情境下繼續前行;並不是沒有恐懼和焦慮就是勇敢,而是即使害怕卻依然前行的能力,願我們在每個充滿未知與困惑的時代都能活得安然自在。

 

如同羅洛.梅在書中所述:

「焦慮是我們的良師

人因為既有限又自由,既受限又無限,所以是焦慮的。

自由與有限並存的弔詭情境,使人生而焦慮。」

 

 

 

 

 

May, R (2019)。焦慮的意義(朱侃如譯)。立緒。(原著出版於1997年)

最後異動:2022/7/25 下午 04:15:58

彰化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Association of Changhua Clinical Psychologists  E-mail:service.achcp@gmail.com